流行的说法告诉我们,为体弱者和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对死亡率有显着影响。 新冠疫苗对弱势群体的预期效果有多强? 它是否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强大,或者可能更接近于零而不是天平的另一端?
首先,在估计任何可能的好处之前,有一个坏消息要分享。
从数据 丹麦, 以色列及 瑞典 第一次给药后一周左右显示感染风险增加。 可能的机制包括短暂的免疫抑制(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无症状感染者转为有症状感染者、疫苗接种点感染等。 以色列新闻媒体报道 Covid感染的爆发 疫苗接种运动开始后不久就在疗养院,以及 再次 启动助推器活动后(使用谷歌翻译)。 不用说,当感染风险增加时,死亡风险也会增加。
跳过危险期疫苗有效性研究(以下简称 VE)报告了一项显着的结果,应该会让知识渊博的读者感到惊讶。 对老年人的估计非常高,有时与年轻群体的估计相似。 例如, 在以色列的一项研究 长期护理机构的老年居民报告说,针对新冠肺炎死亡的 VE 为 85%。
“第二次疫苗接种后 [辉瑞疫苗] 31.3%的老年人 【80岁以上】 与年轻组相比,没有可检测到的中和抗体,其中只有 2.2% 的人没有可检测到的中和抗体。”(我的斜体)
考虑三个事实:
新冠疫苗为何对体弱者和老年人如此有效?
他们不是。 远高于 50% 的 VE 值是 先验 难以置信。 有趣的是,这是一个估计 一个简单的比较 瑞典疗养院已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居民的比例。 同样,前面提到的 在以色列学习 (总体 VE 为 85%)确实注意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效性会下降。 未报告各年龄组的 VE。
但即使是 50% 也可能过于乐观。
几个 偏见的来源 影响了新冠疫苗的观察性研究。 我将重点关注我认为在列表中排名靠前的一项。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被粗略地解释。
由于“健康疫苗接种者”偏见,对接种疫苗的人与未接种疫苗的人进行天真的比较具有严重的误导性。 反复论证 并以相反的方向更好地解释。 那些人 而不去 平均而言,接种疫苗的是 不太健康 比接种疫苗的同行,因此 更高 总体死亡率。 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值得单独讨论,但尽管如此,它还是有详细记录的。 此前对流感疫苗的研究也表明,这种偏见 不易去除 通过常规统计方法。
这意味着,即使瑞典、以色列或其他地方的疗养院居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注射了安慰剂而不是疫苗,未注射的居民的新冠死亡率也会更高。 我们会计算出有偏差(错误)的 VE,归因于安慰剂。
偏见有多强? 比较人群中未接种疫苗与接种疫苗的典型“一般死亡率”比率是多少? 如果我们知道比率(偏差因子),我们就可以用至少粗略校正的估计值来替换 VE 的有偏差估计值。 这比根本不修正要好。
幸运的是,我们通过比较研究对该比率进行了估计 非Covid 两组的死亡率。 由于新冠疫苗预计不会降低非新冠死亡率,因此任何高于 1 的比率都是对偏差因子的估计。 (为了简单起见,我忽略了疫苗相关死亡对该比率的影响。)
根据美国和英国的数据,偏差因子的下限约为1.5,可能的值在2到3之间:一般来说,未接种疫苗的死亡率是接种疫苗死亡率的2到3倍。 预计会因年龄和其他因素而出现一些变化。
我在这里展示了一个来自 大型队列研究 在美国(未接种疫苗的群体被后来接种疫苗的群体“稀释”)。

n 的相对风险(或风险比)关于Covid 死亡证明了健康疫苗接种者的偏见。 它们都低于 1,表明接种了新冠疫苗的人死于非新冠原因的可能性较小! - 比未接种疫苗的同行。 这些数字的倒数是偏差因子,总体范围在 2 到 3 之间,在大多数年龄组中,包括最年长的组 (2.2)。
一旦估计出偏差因子(例如 2),偏差 VE 的校正就很简单。
例如,瑞典的 VE 偏差约为 50%,这是基于 一个对比 疗养院已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居民。 50% 的 VE 来自 0.5 的(有偏差的)风险比:接种疫苗 看起来是 新冠死亡风险减半,反之亦然:未接种疫苗 似乎有 新冠死亡风险的两倍(据说是因为他们没有接种疫苗)。 因为后者的死亡风险是后者的两倍 首先,疫苗接种没有任何影响。 将偏倚风险比 (0.5) 乘以偏倚因子 (2) 可恢复零效应(风险比 = 1)和正确的 VE(0%)。
如果偏差因子仅为 1.5,那么瑞典 50% 的偏差 VE 将被修正为 25%,这比高效疫苗更接近于徒劳。
校正方法是近似的,健康疫苗接种者的偏见并不是唯一的罪魁祸首。 如果我们能够去除 VE,我们会观察到什么 其他偏见 以及?
我们必须与观察性研究中复杂的偏差作斗争,因为我们没有具有死亡率终点的随机试验。 这简直就是可耻的。 最后,让我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是可耻的以及为什么没有数据。
当随机试验开始时,这场大流行可能被称为“疗养院大流行”,因为 30% 至 60% 的新冠死亡病例 发生在疗养院。 瑞典曾是巅峰时期 例子.
考虑到这一点,任何流行病学专业的一年级学生都会告诉你,新冠疫苗的第一个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应该在疗养院进行,依赖于“硬终点”——住院和死亡。 我们不仅应该在受影响最严重的人群中建立效益,而且考虑到预期的死亡率,这样的试验在统计上是有效的。 在招募和后续行动方面也非常可行。 从新冠疫苗的随机试验中没有获得有意义的死亡率数据确实是可耻的。 谁应该承担责任?
没有启动这样的试验,因为大规模疫苗接种将带来大笔资金。 因此,在公共卫生官员的默许下,制药行业将重点放在年轻和健康人群中的症状感染作为终点,而不是死亡。 此外,由于了解老年人的免疫反应减弱,他们可能担心对疗养院居民的死亡率终点的研究不会产生出色的结果。 即使结果有利,也可能不足以授权大规模疫苗接种。
在大流行期间的公共卫生不当行为清单中,我们应该添加至少一项不作为:未能要求对疗养院居民进行疫苗有效性的随机试验。 我怀疑,如果这样的试验尽早进行,谷歌搜索“疫苗授权”就不会返回 100 亿条结果。
发表于 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许可
如需转载,请将规范链接设置回原始链接 褐石研究所 文章和作者。